科大教授研顯微鏡技術 助順利切除腫瘤免重做手術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07/27 17:52

分享:

分享:

遨天醫療科技研創了「計算高通量自發熒光顯微鏡」技術,以電腦計算配合顯微鏡,可以形成切除腫瘤的大範圍高清圖片,縮短病理學家檢視癌細胞的時間及提升準確度。(科大提供圖片)

切除腫瘤是癌症的常見治療方法,但手術有相當機會殘留癌細胞,令病人需要接受第二次切除。有科大教授成功研發新創技術,協助病理學家在手術中檢視癌細胞是否切除乾淨,能夠將檢視時間由30分鐘縮短至3分鐘,準確度由6至7成提升至9成半,減少病人接受第二次手術的機會,節省醫療資源。

【新冠肺炎】現逾百名病人等候入院 醫管局指調動病房亦未能即時追上新增確診數目

科大化學及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子維表示,約有6成癌症病人需做切除腫瘤手術,但當中有2成人因有癌細胞殘留,需要做第2次手術。造成問題的原因在於現時手術中,醫生切除腫瘤後,要將其冷凍切片,給予病理學家快速檢視是否完全切除,至於詳細報告則要一周後才能完成,可能屆時才發現有癌細胞殘留。現時做法僅有約6至7成準確度,冷凍切片過程有難度而且需時30分鐘,令麻醉風險增加。

他成立的初創公司遨天醫療科技研創了「計算高通量自發熒光顯微鏡」技術,以電腦計算配合顯微鏡,可以形成切除腫瘤的大範圍高清圖片,免卻冷凍切片步驟,令檢視時間縮短至3分鐘,準確度提升至9成半。

【新冠肺炎】再有2間院舍出現感染個案 涉扶康會潔康之家及東華三院寶鍾全英安老院

初企由今年3月起與瑪麗醫院合作採集數據,若結果滿意,則可在瑪麗醫院及年底在威爾斯醫院進行臨床試驗,料2021年底完成,2022年推出市場。他稱,新技術可以減少每年4000次切除手術,節省4億元的醫療成本,而雖然新技術的機械成本較冷凍切片貴,但由於毋須訓練人手學習冷凍切片,料醫院可在2年內回本。

「計算高通量自發熒光顯微鏡」技術形成的圖像(左)較冷凍切片後放到顯微鏡的圖像(右)更清晰。(科大提供圖片)

黃子維的團隊在今年奪得「科大-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」的金獎,黃子維說,團隊在成立初企之前已花逾百萬元開發技術,今年初取得美國專利並開設公司,他們將在年底申請成為科學園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項目。

【新冠肺炎】本港今日新增145宗確診個案 再創單日新高

而由科大畢業生黃嘉錢創立的生物科技初創企業「賽百思科技」在大賽中奪得冠軍。初企將科大研發光敏水凝膠商品化,能夠應用於細胞培育中,較傳統動物源水凝膠更可靠,以提升實驗準確度,可協助新藥研發。初企被環球科技企業默克集團選為中國加速器項目,亦是科學園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項目之一,黃嘉錢指公司會集中經營科研機構市場。

科大創業中心主任陳雙幸指,兩間得獎初創公司都擁有領先科技,而且有可靠的商業運作模式。他又稱,新冠肺炎疫情令不少人覺得衞生保健存有問題,見到今年不少參賽團隊都以生物科技為主題,認為反映生科是未來科研的大趨勢。

實時追蹤香港各地區疫情個案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訂閱Telegram最新🍴✈️🎁優惠及送禮情報:https://bit.ly/3bebLM2

記者:徐紹軒